悲惨人生
作者:不详
排版:zlyl
字数:64576字
TXT包:
我国的长江下游苏、皖一带,是一片江河湖港星罗密布、沃土良田一望无边、
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也是着名的天下粮仓、鱼米之乡、富庶之地、人间天
堂。但决不要以为那里的人民生活得都是那么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幸福安康。
因为只要是有人群的地方总会有好与坏、善与恶、贫与富之分。人世间有地
主就有农民,有官吏也有囚犯,有土豪劣绅一定就有被压迫、被剥削、被欺榨、
被奴役的穷苦老百姓。
在这个地区的北部,千百年来日夜流淌着一条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的河流淮河,
惊涛迫岸、骇浪翻滚,从中原大地一泻千里直奔黄海之滨。这是我国中部淮海人
民的一条母亲河,她孕育着华夏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灌溉着流域范围内的万顷
良田,抚养着千百万炎黄子孙的生机命脉,提供了逐鹿中原纵横天下兵家必争的
古战场,记录着从古至今兴衰存亡的斑斑历史。但是,她又是一条给广大人民带
来无限悲哀和灾难的凶恶源泉,那汹涌澎湃的滚滚浊流,一旦决堤泛滥,不知吞
噬了多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不知又有多少人民离乡背井、流离失所、逃荒乞求、
客死他乡。
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由于朝政的腐败,官吏的贪渎,经济的萧条,农民起
义的方兴未艾,后金鞑虏的疯狂入侵。整个明王朝已经处于分崩离析、风雨飘摇、
惶惶不可终日的景况。统治阶级再也没有能力来考虑河防的维护和人民的安全,
再也没有精力来顾及老百姓的饥寒温饱。于是水患连年,泛滥成灾。一时间,广
袤大地汪洋一片,人畜万物葬身鱼腹。侥幸逃得性命的人们为了生存,只得扶老
携幼、拖儿带女、挈妇襁雏地远离故土家园,沿路乞讨,奔向他们想往中的美好
地方。当然,他们首选的就是长江下游这片美丽、清秀、肥沃、富饶的鱼米之乡、
人间天堂。那么,这块美好的土地真的会给他们带来好运吗?等待着他们的又是
怎样的结果呢?请看,下面就是一户淮上人家逃荒后的遭遇:
(一)天有不测风云
这里是安徽淮南地方淮河边上的一个小村庄,原来也是一片荒丘,因为地势
稍高,几十年来被淮泛淹没家园的人们陆续逃难至此,从最初的三、五户人家逐
渐发展到现在的五十来户,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小村落。各家各户根据自己的能力
和需求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和蔬菜,也在田间坡地栽培果树。除了自耕自食,也
在城市乡镇间做些交易,生活虽然不是十分富裕,却也勉强维持生计。在那个年
代,对淮上人家来说可算是个世外桃源了。
村里有户姓柳的人家,夫妻二人都已年过半百,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十一、
二岁的养女,相依为命。说起这个养女,还有一段来历:那是十年前,柳氏夫妇
从原籍逃荒来此时,在淮河岸边遇到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幼童,也不知是和父母
走失了还是被父母遗弃了,正在道旁呼爹唤娘放声大哭,路上行人都正处于逃命
的当口,谁也不会去关心这个和自己毫无关系的可怜孩子,更不会为自己的家庭
增加负担和累赘。惟有柳氏夫妇,一则本就心地善良,二则不惑之年尚无子嗣,
也是思儿心切,虽然是个闺女也还是满意,就把她带在身旁,取名青青,犹如亲
生女儿一般对待,共同生活。柳青青懂事以后,听得人们议论,知道不是亲生父
母,但十余年来朝夕相处,亲情已然建立,仍然是个亲密和睦的三口之家。
柳氏一家,和小村中其他人家一样,种着几亩自己开垦的薄田,过着男耕女
织、自食其力的平常生活。所不同的是:柳家祖传会一点武术杂技,每逢农闲时
机,一家三口,在附近城镇乡村走街串巷,拉个场子,打几趟花拳绣腿,耍几套
把戏,翻几个筋斗,赚几个零花钱。生活虽然贫苦了些,在没有自然灾害和人为
暴力的干扰下,过得还算是很安定的。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青青虽然只
有十一、二岁的小小年纪,生活的磨练使她早早就具备了中国农村妇女所有的美
德和技能:孝顺父母、操持家务、洗衣做饭、绣花织布、裁衣缝补、编席制履以
至简单的武功,由于她年纪小,柔韧性好,柳公教她练柔术,斡一个软腰,后背
能贴到屁股,筋斗翻得又高又飘。小村中没有一个人不说她是一个聪明伶俐、心
灵手巧、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好孩子。
天有不测风云岂能料之,这种清苦却安闲的生活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一场大
水给毁灭了。明末天启年间,淮河暴发了一次百年不遇的洪峰,汹涌澎湃、滚滚
袭来,冲破堤岸、漫过田野、翻越山坡,就连地势较高的,连年水患都未能侵袭
到的小村,也不能幸免地成了龙宫水府。无可奈何,柳家夫妇只得带着女儿青青
含悲忍泪、极不情愿地离开了一家人辛勤劳动、苦心经营了十数年的美好家园,
加入到数以万计命运相同的难民队伍中,又一次开始了逃荒的生涯。他们拉家带
口拖儿带女地过河涉水、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颠沛流离,一步一步向南走去。
四周景物一片沧桑,但见衰柳寒蝉、枯树昏鸦、空山寂寥、悲风萧瑟,一幕
幕凄凉悲惨的景象。柳氏一家沿途卖艺,乞怜求讨,艰难地度过日日夜夜。眼看
着多少人成为饿殍倒地,尸埋黄沙。活着的人仍不懈地努力,带着求生的欲望,
幻想着在江南富饶的土地上重新开创自己新的家园,蹒跚着前进。
经过十余天的艰苦跋涉,所到之处人烟逐渐稠密,市场开始繁荣,难民沉重
的心也有了复苏。又走了两天,跨过了长江,终于走到了一个繁华的大码头,向
路人一打听,原来是江南重镇安徽的芜湖。
芜湖是长江下游的重要港口,人口密集、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市场繁荣,
又距离两江地区的首府南京不远,所以经济十分发达。柳氏一家三口还未进入城
里,就被那车水马龙、浓妆艳抹、歌舞升平、吆喝叫卖的热闹景象所陶醉了。特
别是小青青,自出娘胎以来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那么多从来也没有见过的
新鲜玩意儿:路边打把子卖艺的、敲锣打鼓耍猴的、唱着曲儿拉样片的、打着竹
板说书的、吆喝着卖大力丸的、挑着担子卖馄饨的、捏面人的、浇糖人的、各式
各样提篮小卖的,形形色色的一件比一件有趣,一样比一样好玩。看得她踟
躇不前、流连忘返。柳公见女儿如此兴奋,自己也高兴,遂向老伴说道:「我们
就在这里住下吧,不走了,这里地方那么大,那么热闹,我们先拉个场子,练几
套拳脚,耍几套把戏,有机会再找个长工短工做做,总不至于饿死吧!」
「是呀!我的两条腿快要断了,再也走不动了,住下吧!」柳婆也同意。
青青听见二老说话,更是高兴得不得了,连忙符合道:「太好了,太好了!
以后我每天都可以到这里来玩。「
于是三人找到官府专门设立的难民收容所,旧时称为粥厂。一座破旧的孔圣
庙内,大殿香房里、走廊过道上都挤满了衣裳褴褛、面黄肌瘦、奄奄待毙的难民,
足有千人之多。柳家三人进来时,正好抬出二具刚死的尸体,他们乘机弥补了死
者让出的空位。不管怎样,总算有个遮风避雨的住所。而且这里每日早晚还免费
布施二顿稀粥,有吃有喝,先安顿下来慢慢再说吧。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所谓的粥厂,只不过是遮人耳目的骗人把戏。喜欢历
史的人都了解,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十分昏聩,沉溺工艺制作,不理朝政,朝中
大小事务全由宦官魏忠贤把持,天灾和战祸都成了他们发国难财的大好时机。魏
阉以救灾为名从国库中支取了大量的银钱和粮米,其中大部分都被他中饱私囊了,
少量的救灾物资又被府县层层盘剥,到达粥厂已经所剩无几了。加之难民众多、
批批涌来,僧多粥少、杯水车薪,那个布施的稀粥也就是水中漂浮着几颗米粒而
已,还不够撒泡尿的量呢!再说,千人之众挤在一个小小的破庙里,每人也就一
个锥大的立足之地,所以环境污染、空气浑浊、臭气熏天。不久就蔓延起一种不
知名的传染病,三天两头不断有人死亡,留有后人的还可弄条草席卷了择块荒地
埋葬,孤寡无人的只有被拾茅褴的拖去丢在乱葬岗上作为虫豹的美食。可怜的柳
家三口竟不自觉地,还高高兴兴地走进了这座悲惨的大坟墓。
从第二天开始,为解决一家人的肚子问题,柳公就带着青青到街上卖艺去了,
柳婆因旅途的劳累身体略感不适在「家」休息。不过他们那点微薄的技艺在芜湖
这种繁华的码头上,实在是拿不出手来,好在青青的筋斗翻得漂亮,又是个小姑
娘,也引起一些人的喝彩,扔下了几个铜子。有了一点收入,全家都很高兴,可
是柳婆的身体却一天天坏下去,大家心里又添了几分愁闷。
世间的事,就是这么凑巧,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柳公和青青在外卖
艺的第三天,为了多赚些钱,在观众的激励下,柳公做了一个高难的动作,也是
年老体衰,力不能及,不幸扭伤了腰。卖艺的活干不成了,青青只得去沿街乞讨
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好在近一个月来他们一家都是在要饭的状态下活过来的,
对青青来说已是轻车熟路习惯了,何况芜湖是个灾民云集的地方,大街小巷叫花
子不计其数,也不怕寒碜。可是一家三口倒有二人躺着不能动弹,全靠青青一个
十二岁的小姑娘讨饭养活着,你说这个日子还怎么过?饭都吃不饱,哪还有钱来
给二老治病疗伤,眼看着柳婆病体日益沉重,柳公伤势逐渐恶化,连个求助的地
方也找不着,青青心里悲痛万分,又毫无办法,除了精心照料之外,也只有把眼
泪往肚里咽了。就这样维持了三、四天,不料粥厂里的那种传染病也蔓延到柳家
二老身上,发烧、浮肿、抽搐、身上出现点点红斑,不出三日,二老双双先后离
开了人世,赴了泉台。
爹娘惨死,青青大恸。伏在爹娘尸体上痛哭流涕:「爹呀!娘呀!你们就这
么走了,留下我怎么办啊!」周围的灾民们,也被这悲惨的气氛笼罩着,有的唏
嘘、有的叹息、有的垂泪、有的抽泣,有人想安慰她几句,又无从说起。此时此
刻确实没有任何言语能够抚平青青那颗已经破碎了的心。
「爹呀!娘呀!你们丢下孩儿,叫我怎么活啊!」是啊!一个十二岁的小姑
娘,离乡背井、举目无亲,你叫她怎么活下去啊?远的不说,就是目前父母的遗
体如何处置,她都没有主意。
青青的哭声惊动了掌管粥厂的小官吏主事,此人在粥厂摸爬滚打多年,心地
还算良善,只要事情发生在他的管辖下,他都要设法做出一个适当的安排。像这
类生老病死、鳏寡孤遗的事他见得多了,处理起来也有一定的经验。于是找来几
个平日好出头露面、打抱不平的人一起商量。
「这个小丫头片子也真是可怜,孑然一身,今后日子也不好过。我看让她来
个卖身葬父如何?说不准被哪个好人家看上了买去做童养媳,有吃有穿,也是她
的造化!」
「是啊!备不住还被某个地主老财看中了,收她做个姨太太,这小妞可就发
了!」
「不可能的!看她黄皮寡瘦的一条小泥鳅,掀不起大浪!」
「哎!要是被青楼妓院弄去了,岂不是把她往火坑里推了吗?」
「这就看她的运气了,可话又说回来了,就是当个卖笑的妓女,也比饿死冻
死强吧!」
「顾不得那么多了,谁还能保她一辈子呢!就这么着吧!」
众人商量定后,让一位大娘去征求青青的意见。青青小小年纪,那里懂得人
情世故复杂险恶,只要眼前有人能帮她把父母安葬了,自己能有一口饭吃,叫她
干什么都行。于是几个人找来两块破门板,将柳氏夫妇的尸体抬到集市热闹处,
在青青的头发上插了一根稻草,跪在旁边,胸前立着一块「卖身葬父」的牌子,
等待着买主的到来。
从清早卖到正午时分,接午时卖到日落黄昏。围观的人很多,有不少人为小
姑娘的可怜遭遇而摇首叹息,也有许多人为世道的不公而愤然诅咒,还有几个多
愁善感的妇女陪伴着流下了辛酸的眼泪。可是真正的买主却一直没有出现,这中
间,曾有几个富商乡绅、公子哥儿模样的人,走向前来,抬起她的脸,端详了一
会儿,摇摇头离去了;也有几个妓院老鸨、大茶壶似的人物,丈量着她的身材,
捏捏乳房,摸摸屁股,咕哝了几句,还是走开了。难道他们都看走眼了吗?这也
难怪,经过长途的逃荒跋涉和父母双亡的悲惨经历,青青已经被折磨得骨瘦如柴、
面色腊黄、形容憔悴、精神萎靡,当然这些人是瞧不上了。
正当大家都以为今天这个小姑娘肯定是卖不出去了的时候,远处来了五、六
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看见这边围着一群人,也赶过来凑热闹。其中一个身高体
壮、膀大腰圆的青年走到青青面前仔细打量了一番,又回转身来与同伴们商量了
一下,然后向前抱起青青,同伴们抬着二具尸体,分开人群大踏步地远去了。这
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围观的群众感到惊奇和诧异,最后又怀着欣喜和满意的心情
逐渐散开了。
(二)人有旦夕祸福
这几个小伙子,是本县大地主杜老爷家的长工,刚刚从城外农田里耕作回来,
正好遇上了「卖身葬父」的柳青青。那个为首的高大青年姓何名涛,少年时也是
个淮上人家,十多年前也是因水患随父母离乡背井逃难至此,其父因饥饿劳累中
途死去,其母悲伤过度,终日以泪洗面,久而久之就双目失明、病魔缠身、卧床
不起了。好在何涛年轻力壮、农活技术又好、人也老实厚道,很快就成为地主老
财们竞相争雇的长工人选,母子两人的生活算是有了着落。但是,何涛思想上一
直有块「心病」,就是自己常年劳作在外,家中老母已是垂暮之年、行动不便,
自己难尽孝道,又无他人照顾,每每心里惶惶不安。本想托人说个媳妇来伺候老
娘,可当女方了解了他家的经济情况,且还有个病危老母时,谁也不愿意承担这
份苦差。所以直到今天,已经二十八岁了,仍是母子两人相依为命。
何涛看见青青后,立即为她的悲惨遭遇而感动,回想自家身世,同病相怜,
就产生了帮助她的念头,心想:老婆找不到,认个小妹妹,不是同样可以达到照
顾母亲的目的吗。和同伴们商量一下,大家都愿意帮忙。主意一定,就发生了上
面的一幕。
几个人将青青及柳氏夫妇的尸体抬回何涛家的小院里,又各自回家收集了一
些破门窗木版,他们都是有力气、有手艺的人,连夜打制了二口薄皮棺材,将二
老尸首装殓起来,清早抬到荒山上埋了,再去上工,一点儿没有误事。
从此,涛哥和青青就成了一家人,以兄妹相称。青青从小就劳动惯了,这点
家务活根本不在话下,把个小家庭整理得有条不紊,虽然没有楼台亭阁、鸡鸭鱼
肉、绫罗绸缎,却也窗明几净、饭热菜香、衣鲜服新,把何老太太伺候得体贴入
微,涛哥在外干活也没有了后顾之优。过了二年,何老太寿终正寝,青青有了更
多的闲暇时间,她从小就跟着父母沿街卖艺,对民间艺术有特殊的感情,于是就
经常到各种技艺的演出场所转转,她最喜欢的就是在茶馆里听说书的讲故事,和
看野台班子演戏。有一次,戏班子里的一位武行突然生病,眼看着就要开锣,班
主急得抓耳挠腮、不知所措。青青有武功底子,人又聪明,戏看得多了,也大体
知道一点演戏的路子。于是自告奋勇上台客串了一把,还真不错,特别是那一串
筋斗翻得真帅。救场如救火,班主十分感激,从此和戏班结下了交情,不时地为
他们打个下手,跑个龙套,翻翻跟头,演个冬哥、春妹、沉香、秋儿之类的小人
物,后来跟教戏的师傅学会了演关老爷的马童、钟馗身边的小鬼等配角。也可以
分得一份报酬。青青的心情愉快了,家庭的收入增加了,生活也开始富裕起来。
变化最大的还是青青本人,人说:「女大十八变」一点没错,由于经济的宽
裕、生活的安定、心情的舒坦、身体的发育,没有几年青青就从一个面黄肌瘦的
小女孩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原先那个卖身葬父时的穷酸小乞丐变成了现
在这个如花似玉的漂亮小姐。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看她:桃花面、弯月眉、秋
水目、樱桃口,还有:寒肩、丰乳、柳腰、肥臀、冰肌、玉骨以及小巧玲珑的三
寸金莲,更有一颗情窦初开、爱意盎然的少女的心。所有这些组合在一起,不正
是人们心目中向往的画中美女、人间仙子吗!
青山依旧、绿水长流,转眼青青到了二八芳龄,是该出阁的年纪了。涛哥对
于妹妹的终身大事当然是要关心的,虽然心中十分地不愿意,也不能耽误了妹妹
的青春。就在那年的中秋节晚上,涛哥告诉妹妹说给她找了一个好婆家,准备把
她嫁过去,谁知遭到青青的断然拒绝。
「我不嫁人,我要和哥在一起,永远在一起!」
「胡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长大了怎么能不嫁人?」涛哥耐心地解释:
「是不是你对这家不满意,我可以给你再找一家。」
「不嫁,不嫁,就是不嫁!」青青有点不讲理地反驳:「哥哥年纪比我大,
哥先结婚,我再嫁。」
「哥哥年龄大了,又是一个长工,没有哪个姑娘会喜欢哥的。再拖下去,就
耽误了妹妹的青春了。」
「谁说没有人喜欢哥哥,我就最喜欢哥!」青青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我最崇拜的、我最爱的就是哥,我愿意嫁给哥哥!」
「这怎么行呢!」涛哥吃了一惊,赶紧表白:「我已经三十二岁了,你才十
六岁。不般配呀!还是给你找一个更好的吧。」
「难道哥不喜欢我吗?嫌妹妹长得丑吗?是我配不上哥吗?是我讨人嫌,烦
我了,要撵我走,把我嫁得远远的。」
「不是,不是!」其实涛哥何尝不喜欢妹妹,几年来亲密无间的相处,他们
的确是谁都不愿意离开谁,只是从伦理道德上讲他不得不做此决策:「哥爱还爱
不过来呢,哪能烦你,哥也喜欢你,只是,只是——」
「别说了,我就嫁给你了!我一辈子跟定你了!」说着青青猛地扑到涛哥怀
里,两人紧紧地抱在一起,眼里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涛哥用手轻轻地抚摩着青青的身体,不断地亲吻着她的脸蛋儿,青青像一只
小猫似地温顺地萎缩在他的怀里,享受着甜蜜的爱情所带来的情韵。忽然,青青
抬起头来,满面红晕深情地对涛哥说:「今天妹妹就把身子给了你!」涛哥的情
感已经十分冲动,不假思索地就把青青抱上了床,宽衣解带,成其好事。两人都
是初尝禁果,没有经验,涛哥的那杆粗壮的银枪十分笨拙,捅了几下也找不着目
标,急得青青骂了一声:「你真是个傻哥!」遂用手掐住枪杆引导到自己的仙人
洞口,涛哥使劲一挺,破瓜的痛楚使她大叫了一声,吓得涛哥停顿了一下,只见
青青向他报以一个浅浅的微笑,说道:「哥,你真坏!」涛哥看到青青没事,就
展开了猛烈地冲刺。涛哥和青青都正处于心花初结、含苞待放的青春妙龄,又都
是体魄强健、精力旺盛的青壮年,恰似一团干柴、一颗火种,一触即燃,顷刻之
间烈焰熊熊就达到了万丈高峰。涛哥在一阵激动之后就像火山爆发一样喷射出炙
热的岩浆,直奔青青桃源仙洞的深处。与此同时,青青的仙人洞内也如江河决堤
般泛滥出一股惊涛巨浪。两相撞击,阴阳调和,迸发出万道彩霞、铁树银花,达
到了欢娱的顶点。
过了几天,涛哥和青青正式成亲了。他们既不是名门望族,用不着鼓乐花轿;
也没有三姑六舅,不需要认亲见礼。只邀请了几个邻居好友,在一起吃顿便饭,
大家做个见证,就算成亲了。其实,自从涛哥把青青接到家里的那一天开始,大
家就已经把她当成他的小媳妇了,今天成亲是顺理成章的事。
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正当大家都为涛哥和青青的结合而欢呼庆祝时,有
一个人却心中老大地不愉快,那就是涛哥的东家杜老爷,这可是个奸猾诡诈的小
人,仗着祖上留下的几个臭钱,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坑蒙拐骗、无恶不作。原
来他早就听说何涛的妹妹长得十分漂亮,意欲纳为第六房姨太太。当涛哥为妹妹
寻找婆家的时候,他也托人提起过。涛哥对自己主人的品行当然十分了解,决不
会把亲人往火坑里推,就没有理这个茬。如今杜老爷看见自己心中爱恋的小美人
嫁给了何涛,不由得恼羞成怒、火冒三丈,于是想出了一条奸计,要把涛哥弄得
家破人亡!
这年的大年三十,青青把小院里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又准备了一餐丰盛的年
夜饭,等待着涛哥的归来,好好享受除夕夜的二人世界。最近一段日子,杜老爷
家给夫人做寿,又赶上年关,丫鬟、仆妇、长工、下人都忙得不可开交。涛哥已
经有几天没有回家了,托人捎信说三十晚上定当归来。青青焦急地盼望着、等待
着,一直到午夜时分涛哥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来,脸色苍白、精神萎靡。简
单吃了几口饭,就说这几天太累了,睡眠不足,头昏脑胀,早早地上床睡去了。
本来想和涛哥好好亲热一番的青青,看到这种情况也只得自己一个人坐在灯
下守岁,待到新年来临之际,也像其他人家一样,在院子里放了一卦鞭炮,镇镇
邪气。
这时候方才感到有点疲倦,就在床铺的外沿躺下,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
次日,鸡鸣早看天,青青起床,为了让涛哥充分的休息,没有惊动他。青青
轻手轻脚地烧水做饭,待一切安排停当,才回房准备叫醒涛哥。
「涛哥,——涛哥!你这懒鬼,太阳都照到屁股上了,还不起来!」
叫了几声都没有回音,青青以为他又像往常那样故意不吱声来逗她玩乐,于
是进入屋内,说道:「再不起来,我掀被子了!——我要咯吱你了!」说着掀开
了盖在涛哥身上的棉被,又用双手把他的身体翻转过来。这一翻,惊得青青魂飞
魄散,只见涛哥双目紧闭、面色惨白、手脚冰凉,再用手摸一摸鼻孔,气若游丝。
青青慌乱得不知所措,连声急呼:「涛哥!涛哥!——你怎么了?——别吓
唬我,我害怕呀!」
青青恐惧的叫声,惊动左邻右舍,看到如此情况,即有人请来了大夫,检查
了一遍,掐人中、扎针灸,终是回天乏术,宣告涛哥已经死亡。这突如其来的噩
耗,犹如当头挨了一棒,青青一声未哼、两眼翻白、双腿一软、身体倒下、人事
不知、昏死过去。请来的大夫又赶紧回过头来抢救青青,半晌才苏醒过来。可怜
的青青,又一次体验了生离死别的悲伤,这一次她没有流泪,也没有呼号,只是
安静地痴呆在一旁。短短的十六年时光,竟让她这个孱弱的小女子遭遇了人间尽
可能发生的灾难,她是欲哭无泪呀!因为所有的眼泪早已流淌干净了,她是欲诉
无语呀!因为任何语言也无法表达出内心的悲苦。
多亏四邻好友的帮助,将涛哥的遗体装棺入殓,举丧出殡,反正穷苦人家也
没有什么大排场,就和柳公柳婆、何老太太葬在一处,算是入土为安了。
涛哥死后的最初几天,青青一个人寂寞孀居、独守空帏,忆及自己的悲惨一
生,不由得芳心愁苦、暗自哀叹,整日里以泪洗面。但是如今的青青已不是四年
前卖身葬父时的那个无依无靠、无家可归的小女孩了,她完全可以依赖自己的劳
动来养活自己。所以几天过后,当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就开始谋划她的新生活。
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现有的技能,当然选择正式下海唱戏去。
就在日子一天天趋于平静和安定的时候,突然来了几个身强力壮、虎背熊腰
的男人,进门就问道:「你是何涛的娘们吗?」
「是的,找我有什么事?」
「我是杜老爷家的大管家。」其中一个面目奸诈的人说道:「是这么回事,
你家何涛借了杜老爷二十两银子,我们要帐来了!」
「涛哥借了东家的钱,我怎么没听说过?这几年我们家不缺钱花呀!」
「你才来了几天啊?告诉你,这是五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你还在要饭呢。二
十两,利滚利,五年了,本利算来也该有一百多两了吧!俗话说:父债子还、夫
债妻还,你说该怎么办?」
「借钱也该有个凭据吧?」
「谁还骗你不成。」那人说着拿出一张字纸放在桌上,说:「这就是借条。」
青青虽没有念过书,字还是认识一些的,借条上的字不能全读懂,但「二十
两」何涛的签名以及年月日还是认得的。不觉心里有点发慌:「那么多钱,我也
还不起呀!」
「还不起也得还呀!想想办法吧。」
「你行行好,高抬贵手,宽限几天,我砸锅卖铁,东筹西措,攒够了钱一定
还清。」
「一百多两,可不是个小数目,凭你那点能耐,干一辈子也还不清。再说万
一你卷铺盖跑了,我们找谁要帐去?」说到这里,那人突然变了一种关心体贴的
语调继续说道:「我也是看你刚死了丈夫,怪可怜的,给你出个主意:不如你顶
替你丈夫到我们老爷家帮工,管吃管住,以工抵债。我们老爷说了,只需三年,
三年期满,所欠债务,一笔勾消。你看怎么样?」
青青正在犹疑不决、举足不定的时候,那人忽然变了脸色,厉声说道:「你
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给脸不要脸。来人呀!把这小娘们给我捆了,送到县衙去,
告她个借贷不还,放刁耍赖。先打她几十扳子,让她知道咱爷们的厉害!」
旁边那几位壮汉拿着绳子就要上前捆人,青青虽然练过武,但都是表演用的
花架子,用来打架可不行,立刻叫人给制住了,吓得脸色惨白,连忙说道:「别,
别。我跟你们去不就得了。」
青青是个柔弱的女子,年纪轻轻,涉世不深,还不完全理解人心狡诈、世事
险恶的道理。在管家等人的欺骗、恐吓、威胁和利诱下,就随着他们进入了杜老
爷府中。此一去,犹如羊入虎口,把一个青春年少、善良美貌的小女子送进了枉
死城。